川流不息什么意思(千字文详解——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8 10:46:38    



“川流不息”也正是来自于《千字文》的成语。“川”,象形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弯弯曲曲的河流。字中两边的两条曲线,形象地描画出河流的两岸,河中的几个小点,是指奔湍急的河水。后来为了书写的方便,中间的三个小点消失了,仍然为象形字,和现代的就很相像了,像众水并流之形。隶书和楷书进一步将笔画平直化。《说文解字》认为:疏浚加深加宽“(quǎn)”“巜(kuài)”而成“川”。小水为,即小河、小沟之类。将“quǎn)”扩充一倍为“巜”,三倍为“川”,因而“川”为大河。川的本义是河流、水道。大凡有河流的地方都会有平地,所以“川”又指山间或高原上平坦而地势低的地带,即平川。这里的“川”取得是大河的本意。

“流”,会意字,最早见于石鼓文,两边是“水”,中间是“㐬(liú)”。㐬,有一种说法是它像刚生下的婴儿头朝下,血水也随之下流的样子。所以“流”字从“㐬”,取顺而下之意,合于水流动的本义。另外一种说法,“㐬”像倒子形及其头发,以示水移动的意思。《说文解字》:“流,从沝(zhuǐ)、㐬。㐬,突忽也。” 从沝(zhuǐ)与从水没有区别,它们都是和水有关的偏旁。所说的“突忽”是急速,从水流汹涌的角度解释,非造字从㐬之意。

流字从水从㐬,“流”字的字义与二者均有关系。所以《说文》中解释“流”即为“水行”,也就是水的移动,其他液体甚至天体移动也叫流,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名叫“火”的恒星向西移动。舟船、竹排、木排、皮筏等浮在水面上,随着水向前流动而移动,也是流的一种方式,因在水面上漂着而流,所以叫做漂流。引起流动的意思引申出移动不定的意思,例如流民、流言、流俗等。因为水在河中流,因而有了河道的意思,例如:支流。这里的“流”指的就是流动的意思。

“息”,在商周时期是指事字,上部像鼻子(写作“自”),下部用几笔短画表示呼出气的样子。商代金文则把呼出的气流画成一条直线。“息”的本义为呼吸。西周金文构型与商代金文相同,但是鼻子已经开始变形。古人认为心是身体的主宰,因此大约到了春秋,人们便将鼻子(“自”)下部改为“心”,表示心气从鼻窍而出。篆文继承了春秋金文的样子,隶书和楷书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对原来的“息”字进行了规范化,以至于看不出鼻子的样子了。

《说文解字》:“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说明“息”就是呼吸,喘气的意思。呼吸是有生命的象征,因此又引申为繁殖、生长。《庄子•秋水》讲世间万物“消息盈虚,终则有始”,这是说万物生长消灭盈余亏虚的变化,有结束必然有开始。其中的“消”有消失、消减讲,“息”当生长讲,所以这里的“消息”等于消长更替。由于呼吸喘息中间会有一定的停歇,所以有引申出停止之义,指歇息。这里“息”就是停止的意思。不息就是不停止的意思。

川流不息,字面意思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永不停歇。在这里,它指的是上文所讲述的忠孝传承的美好品德,这种品德就如同幽兰一般散发着淡淡的馨香,又好似青松一般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更恰似江河一般奔腾不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这些美好的品德在时间的长河中流淌,从未停歇,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那“渊澄取映”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从“渊”开始讲。

"渊",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古文字形是象形字和会意字的结合。渊字的甲骨文有两种不同的字形。其中一种字形,外部轮廓形似岸边或漩涡,中间部分则是水流的形状。这两个部分相结合,意味着一个水深不可见底的深潭。另一种字形则在其旁边添加了一道水流,表明这是水流经过的一个深潭。这种字形更加接近现代汉字中的"渊",虽然其形态已不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水潭,但含义并未改变。在西周金文时期,右侧的两端开口形似河道,中间部分变成了一个横向书写的"工"字,并在上下各加上两点,依然表示具有漩涡的、非常深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渊"字的含义逐渐扩展到指代深潭、深水等概念,进而引申为深远、深厚之意。

“澄”字,有两种不同的读音,分别是“chéng”和“dèng”。它的本义是指人们踩在乱泥之中,使得原本浑浊的泥水逐渐沉淀下来,上层变得清澈透明,这就是所谓的“澄清”,而下层则成为了沉淀的淤泥,被称为“澄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澄”的本意就是水静止且清澈。在《增韵》中有这样的解释:“澄水静而淸也。”而《集韵》则进一步说明:“澄,水清定也。”也就是说,“澄”所表达的是一种清澈、纯净并且平静的状态。

“取”,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字形就像是一只右手拿着一只左耳的形状。在古代文字中,“又”一般都表示手,所以说其字形像以手取耳。《周礼•夏官•大司马》里便这么一段记载:“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郑玄注:“得禽兽者取左耳。”大意是说捕获禽兽以后要割下其左耳记功。古代战争俘获或杀死敌人后,也会把战俘或被杀死的敌人的左耳割下拿回来作证,视割耳数量的多寡而计功。

后来“取”字从由手拿下耳朵引申,引申为拿、捉拿的意思,例如《尚书·召诰》上说:“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是说太保和各国君主,出去拿了玉器绸子等,回来赐给周公。这里的“取”就是拿的意思。到银行取钱的“取”,也是拿的意思。后来又引申为取得、获得的意思。例如:“取暖”“吸取。这里的“取”就是取来用以跟什么事情的意思。这里是用来干嘛?用来观摩、对照、研判自己的品行。

“映”,会意兼形声字,此字最早见于篆文。“日”为太阳;“央”为中央。“日”“央”为“映”,既表示太阳在中天,也表示时当正午,正是一天中光线最强之时。日在当空表示的就是照耀,是事物因阳光从上到下照射的而产生事物形状。事物被太阳照耀就会产生影子,影子可以显示出人和物体的形状,因而显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也可以用“映”来表示。 “映”也有向上级转达下级意见的意思,如反映群众意见 。记得“反映”是从下往上的。

“渊澄取映”这个词语的原意是说,潭水清澈见底,仿佛一面镜子,可以清晰地映照出自己的容貌和仪表。而在这里,它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不仅仅是要照耀出自己,更要映照世人与和后人。作者认为,后人可以通过祖先们“深厚且澄澈”的德行事迹,来审视和检验自己的品性与行为。

正如唐太宗所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祖为鉴,可审品行,以利修身。”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品德就像那潭水一般,深沉而又清澈透明。后人们应该以此为鉴,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也就是说,“德若渊澄,取观以审鉴自身”。这种以祖先为榜样,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身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祖为鉴,可审品行,以利修身”。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川流不息,渊澄取映”这八个字乃是一句完整之语,乃是承接上文所言:德行修养至善,便如香草般芬芳馥郁,如松柏般繁茂昌盛。如此一来,所树立的德操如同清澈透明的潭水一般映照出世间众人和后世子孙;而这种高尚品德也将如同江河之水般奔腾不息地流淌下去,永远不会停歇。

综合下来,从“似兰斯馨”到“渊澄取映”这四句是一体的表达的意思是忠孝这两种品质不断地横向散发出想兰花一样的魅力,纵向象松树一样地发展传播,在此基础上影响周边的世人想自己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建立起子孙后代自己的德行,这样一代一代传续下去,映照自身和世人。

说到这里我要讲一下北宋时期那位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他早年生活坎坷,在年仅二十七岁的时候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政绩卓然天下,被誉为宋朝的"文武第一人"。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范仲淹积极参与并主持了“庆历新政”,致力于改革朝政,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而在军事领域,他同样表现出色。在防守边塞的战斗中,他以其明确的号令和对士兵的关爱赢得了众人的尊重,同时还能巧妙地运用战略战术,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此外,范仲淹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在《岳阳楼记》中的那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不衰,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广阔的胸怀,也深深影响着后世的人们。总之,范仲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学三个方面的卓越成就令人敬仰,堪称一代伟人。

他一生“以王佐之才,遇不世出之主,竭忠尽瘁,知无不为,故由小官擢谏任,危言鲠论,建明规益,身虽可绌,义则难夺,天下正人之路,始公辟之。其后恤灾南方,扞寇西垂,贰机政,陪宰席,宏谋大策,出入仁义,朝思夕虑,条疏深切,志欲膏泽中夏,鞭笞四夷,使我宋之基,万世不拔。不幸经远而责近,识大而合寡,故其言格而未行,或行而复沮者,几十四五”。(自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的评价)

他的军事成就、文学成就、政治成就我们就不在此一一介绍了,我们在此主要讲的是他的品质与精神。他“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范仲淹“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就这样一个“功在当代,德被千秋”的范仲淹在他去世时,家中却一贫如洗,自己死后的棺材都是别人送的。然而他却自己用薪俸收养了一百多个孤儿。他积累的深福厚德,荫蔽子孙何止百代。他死于公元1052年,直至现代范家一门仍然是人才辈出,这不能不说是范仲淹的德行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