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是什么意思(佛家中的“禅定”指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2 12:02:27    


禅定,是印度先民们发明的一种自我锻炼心智、增进智慧的修行方法,其实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已经盛行。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之时,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又名“三无漏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的根本法门。“戒”,即戒持戒,以止恶扬善,持戒才能生定;“定”即禅定,也叫修止,它是戒、慧的桥梁,佛教修习者以修习禅定来进入静缘息心的境界,修定才能发慧,其主要目的是明心见性,开悟,印证佛的智慧,进入佛教修习的最高境界——慧,慧学则是以智慧破惑证真,了脱众生的生死。定学是三学中的第二阶段,是了脱生死的必经过程,其不但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而且它还有副产品——促进人体健康长寿。这是因为通过修习禅定,一是可以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防范和治疗人的许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六欲的困扰,使精神得以专注、安详,并能因禅定产生智慧,消除人们内心存在的种种无明和烦恼,彻底根除人的“心病”,这也是佛教修习禅定主要的目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人在入定的过程中,身体的能量代谢确实是减少的,少于睡眠状态,所以练功的人会感觉“通体清凉”。入定的时候,身体的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增强,胃蠕动加快、排空时间缩短,等等,这些都有利于热量消耗的减少,身体之阴也因此得到了保护。所以练功的人,会感觉“通体清凉”。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故在大乘佛教中“禅”的含义最终指向了般若智慧。

那么,禅定究竟是什么呢?

禅定释义

禅的梵文是dhyana,可译作“静虑”(安静地思虑)或“思维修”,

“禅定”是汉传佛教的一个惯用词,由梵文禅那(Dhyana)的略称“禅”与梵文三摩地(Samadhi)的意译“定”复合而成。在佛教中,“禅”是音译词,是从印度佛教关于四禅八定的专有名词“Dhyana”音译而来,鸠摩罗什意译为“思维修”,即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玄奘意译为“静虑”,其中“静”指止、定,“虑”指观、慧,故其内容为“止观”“定慧”。如《唐释宗密禅源诠》云:“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又曰:“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按:据此则知顿悟自心,即是见性,即是禅定。非见性之外,别有禅定。

此外,“禅”还有其他一些译法。《俱舍论》卷二八:

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义。

又说:

诸等持内,唯此摄支,止观均行,最能审虑。

这些解释说明,“禅那”只是“诸等持”、“寂静”中的一种。

《俱舍论》在这里讲的“寂静”,是指人的心理处于无浮动躁乱,无暗昧昏沉,能够保障明睿深沉地进行观察和思虑的那种状态,也含有“平等持心”的意思。“平等持心”的简称就是“等持”,它是梵文三昧(Sam?dhi)的意译之一。“三昧”亦作三摩地、三摩提等,意译也作“定”、“等念”。《大智度论》卷五谓:“善心一处不动,是名三昧。”《成唯识论》卷五释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或照直译为“心一境性”、“心专一境”。据此可见,作为梵音“三昧”、“三摩地”的“定”,指的就是任何思维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精神集中,思想专一,相当于普通心理学中的“注意”、“注意力”,所以并不神秘。佛教义学普遍将“三摩地”列在所谓“大地法”中,肯定此法“恒于一切心有”,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注意力集中在什么对象上,负荷什么样的思想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这种注意力,对人的整体精神活动却至关重要。它是决定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心理正常与否的主观条件之一。印度佛教觉察到了注意力的这种作用,所以极端重视对它的运用,把它列进“三学”、“六度”、“八正道”、“三十七菩提分”之中,当作解脱生死、达到涅槃的一种不可缺少的修习手段。修习者趺坐静思,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以此控制自己的全部意识活动,使其按既定的构想和思维路线行进,从而达到特定的宗教幻境,或道德效用,或理论结论;有时,它也被用作调节身心情绪和健身、治病的手段,所以种类异常繁多。

据隋净影慧远撰《大乘义章》解释“禅”有七个别名,唐慧沼撰《成唯识论了义灯》也说禅有七名,各自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注意”运用于佛教的多种功能。其中,除“等持”(三昧)以外,还有一个梵名叫“三摩钵底”(Sam?patti),意译为“等至”,表示“注意”具有引导身心安适平和、静谧愉悦的作用,大体与中国传统气功想要达到的功效接近;另一梵名叫“三摩呬多”(Sam?hita),意译为“等引”,表示“注意”具有引生诸种“胜妙功德”、“神通变化”的性能,是佛教通向神秘主义的主要桥梁。佛教义学所重视的“注意”,一般称作“奢摩他”(Sam?tha),意译为“止”或“定”,是观察事理、契合真如所必须依赖的心理条件;与此相应的理论思维活动则名“毗钵舍那”(Vipas′yan?),意译为“观”或“慧”。定慧统一,“止观双运”,很早就被认为是获取佛教智慧的最好方法。天台宗甚至将“止观并行”作为解脱的主要门径。

因此,“禅那”只属于诸种“三昧”中的一种。它在“心一境性”的调控下,根据身心的感受(苦、乐、忧、喜、舍)程度,和思维的深浅粗细(自有“寻”有“伺”,到无“寻”无“伺”),共分四个层次,简称“四禅”、“四静虑”,亦名“四色界定”、“四天道”等,即四种禅那,属于“八等至”、“九次第定”、“十二门禅”之一。“四禅”是在排除欲界烦恼干扰的基础上获得的心绪宁静、思维清晰的专注状态,也是保证正确思维、成就诸种功德的心理条件。按照佛教的宗教构想,整个世俗世界分为“三界”、“六道”(或“五道”),三界中的“色界”众生,就是由修持“四禅”,死后得生“色界”诸“天”的有情。“天”是业报轮回中可能得到的最好果报,三界中都有。色界天的特性,是既已超越欲界人天的“欲”,是“离欲”的;但也不像无色界天那样没有了任何物质载体和清晰的思维活动,所以在古印度宗教中被认为是一种最理想的境界,即所谓“梵天”。佛教接受了这种影响,认为在禅定中能够体验到超出“欲界”的种种“喜乐”,在“色界”诸天中更有说不尽的“胜乐”,因此,四禅的境界,也曾成为佛教的一些修持者的追求目标。不过,佛教的主流之看重“禅那”,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色界”天报,而是因为它可以摆脱“欲界”诸欲的扰乱,为宁静的思虑提供精神保障。

在佛教诸禅定中,“四禅”是最具典型并极受重视的一种禅法。“四禅”主要内容诸经所说略有差别。例如,《长阿含经》卷八:“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定”与瑜伽心法贯通,指心止于一境,在静定中达到与宇宙等齐、等至。

小乘佛教禅定境界用“三昧”形容,称“定意三昧”“三昧思维”“三昧定”“三昧力”“三昧意”“三昧心”“三昧相”等,大乘佛教的禅定观在小乘禅定观基础上发展起来,注重由定入慧,从内观中的声闻禅修“四禅、四无色定、灭尽定(九次第定)、八背舍、狮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这些“定法”的目标。中国禅宗的“心法”,吸收印度的这些禅修方法,从安世高、支娄迦谶以来,到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伴随着禅定心法的深入,修行逐渐向智慧领悟方向推进,最终走向般若波罗蜜禅的胜解目标。禅定法趋向智慧解脱,即心性开悟的究竟。达摩的禅修观试图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非心”“无心”和“二入四行”都是慧修,都是心法的禅教之理,共同构成达摩禅的“出口”。达摩确定的禅宗心法基调,其弟子却各有所悟,大多没有抓住“要领”。《佛祖统纪》载:

师面壁九年将示灭,命其徒曰:“时将至矣,盍各言所得乎!”道副曰:“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师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无一法可得。”师曰:“汝得吾骨。”慧可礼三拜,依位立。师曰:“汝得吾髓。”

综上述,“禅”,就是自心不受外在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干扰,在一种身心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思考(思维的修炼)的过程,也就是冥想;定,就是保持内心宁静而不散乱。两者区别在于:禅专指对一个对象进行深入思维审虑的行进过程,也就是一个思虑的过程;而定是一切息虑凝心的修持,是一种精神境界。禅定合起来就是理解就是指将“心”专注一境,而达到不散乱的精神境界。人能借由禅定使心自然进入内心境界极平静、极安详、极深寂之处。在禅定过程中,人能经由禅思达到禅悟的阶段,也就是由定入慧,使心训练后能顺利进入一种不可思议的“超高度”集中状态。换句话说,“禅定”是指一种精神的集中、有层次的冥想,即指修习者的意念集中于一种特定的观察对象,循佛教义理的思维方式,尽力排除外界种种欲望对内心的诱惑和干扰,以便达到弃恶从善,使本体心性获得绝对自由之目的,因而禅就是冥想。如六祖慧能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禅定的分类

佛教的禅修种类名目繁多,单是小乘佛教《俱舍论》一书即提到了几十种;而大乘佛教的许多禅修方法,包括阿罗汉在内的小乘修行人,可能连它们的名称都未曾听闻;至于密宗,其禅修方法更是数不胜数。不过,并非每一种都要去修,一则做不到,二是没有必要。

佛教的禅定通常可归纳为两类,一是寂止,二是胜观。

寂止和胜观

寂止

简单地说,寂止就是让我们的心从散乱无序的状态,逐渐达到一个非常平静的境界。

(1)心的本性永远清净

一桶浑浊的水,只要静静地沉淀一会儿,就会变得清澈、干净。实际上,水并没有变浑浊,只不过掺杂了太多的杂质,导致其清澈度、透明度下降,在我们看来也就变成了污浊不堪的浑水。一旦杂质褪去,水的本性就显露出来了——它的本质永远都如此清澈,从来没有浑浊过。

同样,现在我们的内心虽然混乱不堪、杂念纷飞,尤其在打坐时更能发现这一点,但心的本性其实从未混乱过,它的本质永远都是清净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心的本性?就像泥尘遮蔽了水的本质一样,当内心烦恼丛生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它的本质而是其表面现象:有很多无聊的想法和乱七八糟的念头,以及各种各样的焦虑、担忧……是不是因为佛经里讲心的本性是清净的,所以我们就要相信佛经,然后承认它是清净的?不是。佛经只是引导我们走向这条路而已。

当一桶水非常浑浊的时候,很难证明它的本性是透明的。比如一个人,自出生起看到的水都是浑浊的,则很难让他相信水的本性是透明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相信那些曾经见过干净水的人。当年,佛讲心的本性、佛性、如来藏时,为了让大家相信自己所言不虚,向大众展示了广长舌——这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以此证明自己多生累劫从未说谎。

因此,目前我们只能先根据佛讲的去做,待略有进步时就会发现,心的本性可能不是自己之前以为的那样;再继续修下去,就会越来越相信佛所说的“心的本性是光明”“心的本性是纯洁、清净”等。在心的最深处,我们将亲身体会到,原来心的本性真的像水一样,永远都是纯净的、清净的,那时就会发现自己的佛性或者说心的本性。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先通过寂止的修法,逐步降低心的混乱程度,让它停留在一个比较平静、平稳的状态,至少感觉不到明显的杂念;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胜观进一步了解我们心的本性究竟为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心的本性其实就是禅宗讲的本来面目。当我们彻底了解了本来面目,就是明心见性,也即彻底了解了自己。

(2)了解心的本性才是真正了解自己

人由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构成。身体这个物质不能代表我们,因为我们只是暂时拥有它,它随着我们的诞生而出现,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也就离开了它。所以,如果有一个东西能够代表自我,只能是我们的心(意识)或者精神;假如自我有一个本质,只能是我们的精神。因此可以说,彻底了解了自己的心,就等于了解了自己。

彻底了解自己有什么用呢?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的烦恼、痛苦和诸多不顺心的事情,都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本质而产生的。如果了解自己的话,这一切烦恼及其带来的痛苦,导致的杀盗淫妄等行为,统统可以避免。就像做梦,有时我们会梦到喜欢的东西或者不开心的事情、恐怖的场景等,心里会随之产生欢喜、抱怨、恐惧等情绪,这些情绪又会触发种种言语和行为,进而影响到其他人……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不了解梦的本质。假如当时知道这一切都是梦,还会发生这么多事情吗?不会的。所以,当我们了解自己心的本性时,就如同从梦中醒来一样,这就是它的作用。

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顾虑,比如害怕没有经济来源,日子过得不好,老了无人照顾……为此,我们不得不拼命工作。实际上,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消除不了所有痛苦——衰老、死亡是无法回避的,还有许多问题是我们力所不及的。而证悟以后,我们内在的烦恼、痛苦就全部断掉了,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所有问题。从此,我们不但能够解决自己的痛苦,还可以让更多人走上解脱之道。

只不过,我们不太了解这条路怎么走,走了以后会如何,所以在这方面投入不多。而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大家都十分清楚,所以非常愿意付出。正因为如此,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我们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算暂时解决了一些问题,新的问题仍然层出不穷、无止无休。导致我们反复失败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这些痛苦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因此,我们现在要去了解自己的本质,不是去了解肉体,而是去了解精神,因为只有精神才能够真正代表自我。

要探索心的本性,先要把杂念降到一定程度,除非是少数根机很成熟的人,比如大圆满根机的人,或者六祖惠能大师等,这种人不需要修太多的寂止,可以直接看到心的本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根机非常成熟,另一方面,这些方法也非常应机。这种情况下,直接指出其心的本性,对方当下就能体悟到,这叫做直指人心。

可是,假如人的根机与法不相应,二者不在一个频率上,就算法再怎么殊胜也不可能证悟。比如,听大圆满法的人成千上万,真正证悟的人却寥寥无几,原因就是人的根机不成熟。实际上,大圆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直指人心,但前提是人的根机要与法相应,然后它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如果根机跟不上,那只能一步一步地修,让自己的根机逐步成熟。

(3)修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变化过程

佛教讲的所有内容,尤其是整个修行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有切身的感受——自己在修行中的收获和进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未修行过的人,会觉得佛教非常神秘,尤其是很多专有名词,如果无人解释,一般人根本看不懂。此外,如果大家都不去实修,只是整天谈论佛菩萨的境界以及种种神通等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就会把佛教变得神秘莫测、玄乎其玄。

其实佛教讲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变化,或者说,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经验。比如,没有学佛时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烦恼,现在学佛以后还有没有这些烦恼,这些烦恼是怎样从有到无,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等等,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内心变化或经验。所谓的修行,其实就是一个人提升自己内心的过程。

胜观

第二类是胜观。“观”指看到心的本性,“胜”是非常殊胜的意思,胜观就是非常殊胜地看见自己心的本性。

我们现在也能够看到自己心的状态,比如开心、不开心等,但这个看到其实是一种错觉,是我们对自己内心的错误认知,所以并不殊胜。只有内心的层次提升以后,才能够看到它的本性,而这需要具备胜观的智慧。实际上,这种智慧本来就存在于我们心的本性中,只不过被太多的烦恼障蔽,所以这个深藏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发挥作用。

如前所述,无论这一桶水如何浑浊不堪,水的本质都是干净的。同样,我们现在看自己的内心都是各种乱七八糟的念头,时而是善念,时而是恶念,此起彼伏,毫无规律可言。但其实,这些不过是心的表面现象,当心平静下来以后,我们就有机会看到它真正的本来面目,这叫做胜观。尤其是密法的大圆满、大手印以及圆满次第等,以一些强制性的方法把混乱的念头当下断除,我们在刹那间就能看到心的本性。

一般而言,所有禅定都可归纳在“寂止”和“胜观”这两类中。不过,在《瑜伽师地论》和《大乘入楞伽经》中,禅定被分成了凡夫行禅定、义分别禅定、如来善法禅定三类。

1.凡夫行禅定

第一个是凡夫行禅定,即凡夫可以修的禅定。所谓凡夫,就是还没有开悟的人。在《俱舍论》等其他经论里,也称之为“现法乐住禅定”。

(1)可以开发出意识的巨大潜力

凡夫能够修到的最高级别禅定,也就是四禅八定。这个级别已经非常之高,尤其是第四禅,虽然没有证悟智慧的成分,但是内心极其平静,在这个境界中可以修出很多神通。

我们知道,物质的功能是不可思议的:小小的原子,竟然能够摧毁整座城市;小小的粒子,可以变成很多生活中有用的东西。之前,大家并不知道空气里还有氢、氧等成分,也不明白声波、电磁波等是如何在空气中传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得物质的功能得以发挥。目前所开发出来的,还仅仅是一小部分而已。因此,佛经中讲了四个不可思议,其中之一,就是物质的力量不可思议。

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意识的潜力,那么它的功能将更加不可思议。比如各种神通:了解过去的事情,明白周围人是怎么想的,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者以肉眼就能看到原子、粒子等……只要具备开发的技术,这些完全有可能实现,因为意识本身就具有这些潜能。这个关键的技术是什么?就是禅定,即便还没有证悟,只要禅定修好了就能做到。除此之外,目前尚未发现有其他途径可以做到。

对于意识的这些功能,大家可能会感觉难以置信,就像跟古人讲物质可以转化成无线通讯、互联网等,他们也会觉得匪夷所思。然而,这并非天方夜谭,只要掌握了技术,我们的意识的确有无限的可能性。

(2)可以解决现代人的心理问题

凡夫行禅定可以减少粗大的烦恼,让心保持平静,不易生气,并且能够开发出意识的很多潜在功能。但这种禅定还不足以断除烦恼,尤其是细微的烦恼或者烦恼的种子仍然破坏不了。如果长时间不修行,禅定的境界也会退失或者起伏不定。更为遗憾的是,对于超越世俗的更深层次的心的本性根本无从知晓。

尽管如此,它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可以起到减轻压力、焦虑等方面的作用,能够有效对治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这也是禅修在西方盛行的原因。

禅修对现代人来说尤其重要。现代人虽然知识面很丰富,各种技能也了如指掌,但对于自己内在的精神问题却常常茫然不知所措,许多人的内心非常痛苦不安。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并且会越来越严重,前景不容乐观。因此,懂得调整心态、管理情绪,学会自己解决心理问题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更高的追求,比如,既不想成佛,也不考虑解脱,甚至根本不相信有下一世……这都是个人的不同选择,但现世的快乐应该是所有人共同的目标。假如心理不健康,这个目标永远都无法实现,哪怕声望再高、钱再多、权力再大都没有用。

众所周知,因抑郁症而自杀的明星、富豪、官员等比比皆是,名声、金钱、权力没有给他们带来快乐,他们都是因为解决不了内心的痛苦才走上绝路。不管有神论、无神论,还是唯物论、唯心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自杀都是不对的。如果一个人的精神不健康,必将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心理问题必须要解决。

该怎么解决?绝大多数人会去找心理医生,而心理医生通常采用的方案,就是病情严重的时候吃药——最后还是靠外在的物质,而不是让内心自己去解决。这不过是暂时控制了问题,与此同时又制造了更多的烦恼,所以病情始终得不到彻底根治。实际上,这些以一个简单的禅修方法就可以疗愈。

不仅如此,禅修还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快乐。就像一个病人,如果把他的病治好了,他就能感受到身体健康的快乐;解决了内心的烦恼之后,我们就会感受到心理健康的快乐。正因为如此,无论有无信仰,无论佛教徒还是基督教徒等等,西方有许许多多人都在修习禅定,未来的一段时间中,禅修还会愈加盛行。

(3)外道也可以修凡夫行禅定

当年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印度有各种各样的宗教,很多宗教都会修习禅定。他们的目的,一个是为了修出神通,因为神通需要以禅定为基础;另外一个,就是追求禅悦,因为人在禅定中可以极度地放松,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快乐、喜悦。

佛教诞生之后也有这个禅修,但佛教只是把此禅修作为基础,藉此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本性。这种禅修是有智慧的,它的目的不仅仅是享受喜悦或者化解压力,而是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最终令人如梦初醒般从轮回中脱离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寂止的禅定之外,还需要有胜观的禅定。

2.义分别禅定

第二个是义分别禅定。“义分别”是佛教术语。“义”,包括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精神,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叫做义;“分别”,即分析、研究,观察、判断。“义分别”就是通过佛教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观察、判断,寻找万事万物的真相,直至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万事万物都是如幻如梦。这整个过程都是在禅定中进行。

为什么在禅定中进行?因为心静下来的时候,思考任何事情都比较清晰明了。虽然我们平时也可以观察、分析,但由于心浮气躁,专注力很微弱,这时候即便得到一些结论,也只是浮于表面或者浅尝辄止;而在有寂止的禅定基础上去思考,对万事万物的了解可以达到很深的程度,所以称之为义分别禅定。

对现代人来说,提高专注力非常重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每天接收的信息量特别大,并且乱而无序;我们的意识不断地追逐外境,令人疲乏不堪。我们的心本来就很散乱,再加上这么多让人分心的琐事,等到真的要打坐,或者面临学习、考试等重要事情时,就难以静下来认真地思考、分析问题。而禅修可以把我们散乱的意识规范起来,让它集中于一个目标,提升专注力。因此,在西方很多警察、军人、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打坐,我们也可以将这种禅修用于各个方面。

在禅定中思考无常、空性等,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最简单的,比如修慈悲心或者修加行时,虽然没有禅定也可以修,但有禅定和没有禅定的效果完全不同——在有寂止的禅定基础上修,思考的深度可以达到很高。

凡夫行禅定只是心很平静,什么都不想而已;而义分别禅定,是心平静下来以后,再进行思考、分析、观察。这时候所得到的结论,与没有禅定的时候完全不同,所以义分别禅定非常有意义。

3.如来善法禅定

第三种是如来善法禅定,即深度地了解空性、证悟空性的禅定。这是佛赞叹、喜欢的禅定。

这三种禅定中,现法乐住禅定或者说凡夫行禅定,是没有进入佛门的人,甚至根本没有信仰的人都可以修的。之前说过,西方修禅定的人当中,有很多人都没有信仰,有信仰的也绝大多数信奉西方宗教,并不信仰佛教,但他们一样可以通过这种禅定解决问题。

义分别禅定是一地之前修行人所修的禅定。因为他们尚未证悟,还处于资粮道和加行道,所以要在禅定中观察、分析: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所谓的自我究竟为何,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烦恼,我为什么轮回……然后在思考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如来善法禅定则是一地以上菩萨所修的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