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词语叫“菡萏”,因为它跟一种清香又美丽的水中植物有关,这种植物就是荷花。
由于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因此“菡萏”一词常被视为美的象征。
荷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其优美的姿态、淡雅的色彩以及清新的香气,使其成为纯洁、高雅、美好和吉祥的象征。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菡萏常常被用来描绘优美的景致、表达美好的情感或寄托高尚的品格。所以“菡萏”一词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美的化身。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菡萏到底是指未开放的花苞还是已开放了的荷花?
有人说,古人称未开放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我们先来看看《汉语大辞典》(在线字典,以下同)是怎么解释的?
基本解释:“菡萏”为荷花的别称。拉到下面详细解释,“菡萏”的本义仍指荷花。
再拉到下面,才有一句显示为:古人称未开放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接着我们来看看《辞海》是怎么解释的?
《辞海》也一样有两种释义,一种为荷花的别称,一种为花苞。
我们再来看看《新华字典》,新华字典则只有一种释义,那就是荷花的别称。
不过从引用的“菡萏莲花足下开”这句诗来看,“菡萏”一词仍然指花苞。
除了以上三种工具书里面的释义,我们来看一下在其他古诗中的“菡萏”一词的含义。
唐代诗人、词人皇甫松有一首词叫《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前面两句为“菡萏香连十顷陂 (bēi),小姑贪戏采莲迟。”
翻译成现代意思就是:荷花的清香飘满辽阔的池塘湖面,年轻的姑娘因为贪玩,把采莲的事儿给耽搁延迟了。
这里的“菡萏”就是指荷花,即荷花的别称。陂是指池塘、水池。
我们再来看看五代十国南唐中主李璟有一首词叫《摊破浣溪沙·菡萏香消翠叶残》,前面两句为“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翻译成现代意思就是:荷花的香气消散了,翠绿的荷叶也凋残了,西风从绿波之间吹起,使人愁绪满怀。
这里的“菡萏”也是指荷花。
可见,“菡萏”一词并不单指未开放的花苞,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泛指开放了的荷花。就是说怎么用都是可以的,主要看语境来理解其含义。